在信陽市平橋公安分局花園路社區,說起民警王靜,群眾紛紛豎起大拇指。她是轄區群眾心中的“知心大姐”,留守兒童眼里的“警察媽媽”,經營商戶嘴上的“優秀警長”……她以一名女警特有的愛心、細心和耐心,扎根社區,奉獻基層,綻放在社區警務工作的方寸之間、轄區群眾的家長里短之上。
“雙爭”工作開展之前,王靜長期在派出所工作,雖然與社區群眾接觸較為密切,但真正地轉換角色,真切地走進群眾心里,還是有一段很長的路。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走訪中,王靜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家庭矛盾、鄰里糾紛,每當聽聞或發現這些問題,王靜都會主動上門,利用自己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特長,打開社區群眾的心結,化矛盾于無形。在她看來,只要多走訪、多交心、多做事,站在群眾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就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解決不了的困難。
除了各類矛盾的調解,社區警務工作涵蓋了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區工作沒有固定的模式,群眾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在王靜看來,只要堅守著入警的初心,秉承著工作的熱心,保持著生活的愛心,很多看似糾纏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身體殘障、生活困難的廖自強,一直記著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是王靜幫助他找到了生活的希望;而王靜也深深記得,每次走訪轄區殘障兒童家庭時,孩子抱著自己喊“警察媽媽”時的溫暖。
王靜常說:走進社區,自己和群眾就是一家人。我們只要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就沒有干不好的工作。
王靜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也相信,這朵盛開在社區的“鏗鏘玫瑰”,在社區警務工作這個平臺上,必將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色彩。(來源 信陽融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