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亮
德勤中國高科技高成長項目全國主管合伙人趙錦東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當前,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企業的角色不可或缺。他強調,在這一進程中,那些具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創新企業,將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更多具有潛力的科創企業支持。
新質生產力引領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代表了生產力迭代升級的方向。趙錦東認為,在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新質生產力正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引擎。
趙錦東指出,新質生產力引領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助于中國經濟從過去的資源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同時,在中國當前面臨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成本上升等挑戰的情況下,新質生產力強調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這將有助于經濟效率的提升。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趙錦東認為,從產業發展角度看,這意味著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有利于驅動產業創新升級,進一步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幫助中國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提升國際競爭力。
新質生產力需要更多科創企業的支持
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創新,也離不開企業這一龐大主體。趙錦東認為,尤其是那些具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創新企業,將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中國需要更多具有潛力的科創企業支持。
如何識別這些有發展潛力的企業?趙錦東結合在全球有著悠久發展歷史的德勤高科技高成長項目指出,該項目通過德勤專有的評估體系發掘了很多如今知名的國內外企業。主要標準有二:一是考量企業過去三年的收入增長率,以篩選出高科技領域具顯著增長潛力的企業。這種增長率的考量,不僅反映了企業當前的市場表現,也預示了其未來發展潛力。二是評估企業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通過多年來對高科技高成長項目上榜企業的深入觀察,趙錦東發現,這些成功的企業往往具備清晰的商業模式、強大研發實力和靈活的市場策略,同時,還特別重視創新、人才培養、拓展市場以及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
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更多支撐
中國近年來出臺多項重要舉措,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了多方面有利環境。
例如,對科技管理體制進行系統性重構,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持續改善科技基礎條件,包括增加全社會研發投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持續支持原始創新,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基地等,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物質技術保障。
在趙錦東看來,這些措施有助于吸引更多創新資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更加寬松和高效的制度環境。同時,也加快了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為中國科技行業未來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然而,也應看到,發展新質生產力,眼前仍有一些挑戰。如一些地區和行業在生產要素配置上仍存束縛,鼓勵創新的政策措施和社會環境還需優化等。
趙錦東認為,中國應繼續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生產要素配置。政策上,制定和實施更加積極的產業政策,引導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加大對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支持力度。優化市場發展環境上,通過公平的競爭審查制度,維護市場秩序,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