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貼現國債和附息國債?
貼現國債和附息國債是依國債利息的支付方式不同而劃分的。
貼現國債,指國債券面上不附有息票,發行時按規定的折扣率,以低于債券面值的價格發行,到期按面值支付本息的國債。貼現同債的發行價格與其面值的差額即為債券的利息。如投資者以70元的發行價格認購了面值為100元的5年期國債,那么,在5年到期后,投資者可兌付到100元的現金,其中30元的差價即為國債的利息,年息平均為8.57%(即/70/5*100%), 美國的短期同庫券和日本的貼現國債,都是較為典型的貼現國債。我國19%年開始發行貼現國債,期限分別為3個月、6個月和1年。
附息國債,指債券券而上附有息票的債券,是按照債券票面載明的利率及支付方式支付利息的債券。息票上標有利息額、支付利息的期限和債券號碼等內容。持有人可從債券上剪下息票,并據此領取利息。附息國債的利息支付方式一般顯在償還期內按期付息,如每半年或一年付息一次。
我國發行的國債多數為到期一次還本忖息,1993年第三期國債實行按年付息,成為我國第一期附息國債,1996年10年期國債也實行按年付息。附息同債開始成為我國國債的一個重要品種。
國債有哪些種類?
1、固定利率國債,它是指票面利率固定不變的國債。投資者購買這類國債后,可以按照固定的利率獲得利息收入,其收益穩定且具有可預期性。
2、浮動利率國債,它是指根據市場利率的變動調整利息的國債。這種國債的票面利率會根據市場利率的變動而浮動,投資者的利息收入是波動的。
3、儲蓄國債,它是面向社會公眾的、不可上市流通的國債。儲蓄國債主要用于吸收居民儲蓄,增加居民收入,促進消費和投資。儲蓄國債又分為憑證式和電子式兩種形式。
4、記賬式國債,它是面向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的、可以上市流通的國債。記賬式國債主要用于平衡財政收支,調節貨幣供應量,穩定市場利率。記賬式國債又分為附息國債和貼現國債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