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走在河南省安陽市滑縣的街道上,空氣中都彌漫著濃郁的燒雞香,大街小巷燒雞店鋪林立,來來往往的客人絡繹不絕。一只只包裝精美,帶著商標的道口燒雞從這里運往全國各地。
依水而興 一條河成就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因其“型美、色艷、味香、肉酥,食之鮮美醇厚,肥而不膩”而著稱。其歷史可以追溯至清順治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道口燒雞的興盛與大運河密不可分。”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道口燒雞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中海說。
中國大運河滑縣段。
道口鎮位于滑縣西北部大運河畔,沿運河而建。彼時,運河漕運十分發達,滑縣也成了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南來北往的客商在這里落腳。集色、香、味、形于一身的道口燒雞,外觀呈“元寶形”,寓意著財源滾滾、富貴吉祥,深受人們喜愛。
依托繁華的大運河、川流不息的船只、船上眾多的商人、船工,道口燒雞“飛”出了古鎮,“飛”到了全國各地。
歲月流轉,時光如梭。歷經百年傳承,道口燒雞這個招牌依舊熠熠生輝,如今,道口燒雞已發展出“義興張”“畫寶剛”“胡記”等眾多燒雞品牌。2009年,滑縣道口燒雞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只雞的故事仍在繼續。
“非油炸”讓傳統技藝煥發新活力
未見其形,先聞其味。走進滑縣道口畫寶剛燒雞有限責任公司,干凈整潔的廠房,現代化的生產線,嚴苛的衛生標準……讓人眼前一亮,也讓畫寶剛燒雞備受食客們信賴。
“我這幾十年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將燒雞口味進行了改良,二是發明了‘非油炸’著色工藝。”滑縣道口畫寶剛燒雞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畫寶剛說。
畫寶剛一直認為,做燒雞不能只一味堅持一成不變,燒雞的制作以及口味要根據當下人們的生活習慣進行創新改良,才能更好發展。“過去燒雞著色都是用油炸法,現在用水煮著色法。”經過反復實踐,畫寶剛發明了更健康的燒雞著色工藝,制作出來的燒雞,顏色更鮮艷,雞肉更可口,符合當下“健康飲食”的消費理念,此項技術也獲得了第七屆國際發明展覽會發明獎。
滑縣道口畫寶剛燒雞有限責任公司標準化生產車間。
專利發明獲得成功,畫寶剛卻并不滿足于此,如何讓“畫寶剛燒雞”走出去,“飛”得更遠,他有著自己的一套發展理念。“自動化、智能化的流水線更能實現標準化的量產,同時也極大改善了員工的工作環境。”畫寶剛說。
2016年,畫寶剛以股份眾籌的形式,投資2.5億,建設占地面積96畝的新廠區,2018年建成運行,新廠區擁有智能化生產流水線和先進的加工設備,活雞屠宰、著色、煮制、智能滅菌、無菌包裝等工序實現自動化,廠區年產燒雞1500萬只。
傳統美食帶動一個產業
一枝獨秀不是春。近年來,滑縣高度重視道口燒雞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依托燒雞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產業,使道口燒雞由原來的手工小作坊生產向現代化規模化生產轉變,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產品遠銷北京、天津、湖北、陜西等地。
圖為道口燒雞。
與此同時,滑縣充分挖掘道口燒雞原產地資源,根據市場需求,燒雞類產品的研發日益豐富,出現了雞腿、雞翅、雞胗、雞爪等軟包裝分割產品,研制出了熏雞、勁雞等不同風格口味的品種,增加了消費群體的同時又拓寬了市場。
隨著燒雞行業的發展,燒雞制品跟餐飲行業有機結合的新型銷售模式初步成型,不少燒雞企業在城區都設有餐飲門店。另外,有些企業在其廠區內部開發了餐飲、旅游休閑等項目,做到了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目前,滑縣道口燒雞生產企業、加工門店、店鋪一共有300多家,年加工道口燒雞2500多萬只,年產值10億多元,帶動養殖戶500多戶。”滑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進懷介紹說,未來,將道口燒雞企業資源進行整合,建設道口燒雞產業園,采取“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帶動養雞業規模化發展,助推燒雞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作出貢獻。(谷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