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18日,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預計年底前實現臨泉、渦陽縣城通高速,屆時全省所有縣城區將實現15分鐘內上高速。
在2021年,為進一步帶動縣域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我省正式啟動“縣城通”高速行動。目前,舒城、阜南、黟縣已成功實現縣城通高速;合周高速壽潁段計劃9月底前建成通車,實現霍邱縣城通高速;合周高速潁臨段、亳蒙高速二期工程正在抓緊開展施工。
近年來,我省堅持交通先行,深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模式和投融資機制創新,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加速成網、實現了從“瓶頸制約”到“基本適應”的轉變,正在向“適度超前”邁進。
至2023年底,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總里程達25萬公里,高鐵里程2537公里,高速公路5804公里,干線公路2.32萬公里,農村公路21萬公里,四級及以上航道2202公里,生產性泊位879個、萬噸級以上17個;運輸機場6個、通用機場5個;基本建成以合肥為中心米字型高鐵網、“五縱十橫”高速公路網、“通城達鄉”干線公路網、“進村入戶”農村公路網、“干支銜接、通江達海”高等級航道網和“一樞七支多點”機場體系,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鄉鎮通干線公路、村村通硬化路。特別是隨著江淮運河的全線通航,我省正式進入“雙通道達海、兩運河入江、河江海聯運”水運發展新格局。
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成效明顯。今年1-7月水路貨運量占綜合運輸比36.8%、較2023年底提升0.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開通中國-墨西哥遠洋滾裝航線,“一企一策”服務新能源汽車“首位產業”,單車運費下降28美元;實現滬皖一體化通關和航線共倉管理,船舶裝載率提高30%、運輸周期縮短3天以上,降低成本約20%。支持網絡貨運新業態發展,經營平臺數、接入運力數居全國首位,效率提升4-8倍、成本壓縮6-8%。上半年全省社會物流成本占GDP降至13.4%,低于全國0.8個百分點;其中運輸成本占53%,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
此外,搶抓發展低空經濟等新賽道,圓滿完成國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拓展低空經濟、無人駕駛、智聯汽車等應用場景,支持合肥開展“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城市建設,累計獲批54個低空空域和43條航線、開通7條短途運輸航線、10條無人機配送航線,“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園區自動駕駛項目”通過交通部現場核驗。大力推動傳統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人工運河成套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橋梁建造技術總體水平躋身國際前列,相繼建成寧蕪智慧高速、引江濟淮智慧航道等一批新型交通基礎設施,蕪湖港智慧港口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區塊鏈無紙化進口放貨的內河港口。(記者 史睿雯 許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