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大西岔鎮(zhèn)邊境的小山村,有一位默默堅守的移民警察王璐,他所在的遼寧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丹東邊境管理支隊沿江邊境派出所轄區(qū)沒有繁華都市的喧囂,只有望不盡的大山和崎嶇的道路。然而,王璐卻在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移民管理警察的責任與擔當。
今年6月的一天,王璐在走訪中了解到,原本關(guān)系親近的臨江村老張和老李兩戶人家,最近因為一面墻的事鬧得不可開交。一墻之隔的兩家,最近老張有一次喝醉酒了,覺得這堵墻砌的離路邊較近,耽誤自家出行,就想著要把它給拆了。就在老張剛剛用鐵棍開始拆墻的時候,老李剛好瞅見了這一幕,他趕忙上前阻止老張,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兩家的糾紛就這么埋了下來。為了消除兩家的心中隔閡,修補兩家關(guān)系,耐心傾聽雙方的想法和訴求后。將兩人請到了“村民議事點”,組織雙方進行和解。
“你們兩家做鄰居這么多年了,一直和和睦睦,就因為一個墻角鬧成這樣,多讓人笑話。”王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解著兩個人,逐漸的兩個大老爺們都慚愧的低下了頭并冷靜了下來。王璐緊接著聯(lián)合政府人員對雙方的矛盾點聽取了各自的想法,最終在“村民議事點”,兩人達成一致,老李將院墻拆除一部分,更便于老張家的車出行。
2024年9月,轄區(qū)村民徐某將自家的一塊空地和庫房租給了外地到丹東收購板栗的商人張某,因為雙方認識多年,前幾年的租賃費都是板栗收購結(jié)束后張某向徐某支付。由于今年板栗收購生意不景氣,張某在收購一段時間后便離開丹東,但是欠徐某的租金卻一直沒有支付。徐某多次聯(lián)系張某,張某始終未出面解決此事。兩方私下多次協(xié)調(diào)無果,無奈之下,徐某于10月13日到派出所找到王璐。
“王所長,我的朋友張某今年租用我家場地和房屋的租金還沒給我,張某也不在丹東本地。我打電話聯(lián)系了他很多次,也通過朋友聯(lián)系了他很多次,可張某就是以各種理由不給我錢,這個問題你能幫忙解決嗎。”
了解情況后,王璐先是通過電話聯(lián)系到了張某本人,張某也承認欠徐某租金的事實,辯稱由于今年收購板栗沒有掙到錢,并且使用場地和房屋的時間也沒有達到約定的期限,想要減免一部分租金,但是徐某不同意。了解到事情的緣由后,王璐和徐某也確認了此事,并找到了張某在轄區(qū)認識多年的板栗種植戶和轄區(qū)村委會人員,通過視頻連線雙方當事人,很快事情得到圓滿解決,張某當天就通過轉(zhuǎn)賬的方式向徐某支付了租金,一場雙方當事人異地的糾紛得到妥善解決。
從治安巡邏,到入戶走訪,再到矛盾調(diào)解,王璐,這位邊境平安路上的守護者,成為了轄區(qū)流動的“探頭”,成為了村民心中的“家里人”,織密了鄉(xiāng)村的“平安網(wǎng)”。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