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樹皮,本品歸肝、腎經,味甘,性溫。杜仲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
1、補肝腎:杜仲可用于肝腎不足的腎虛腰痛、筋骨無力、頭暈目眩等癥狀。本品甘溫,入肝腎經,以補肝腎見長,治腎虛腰痛有標本兼治之功,常與胡桃肉、補骨脂等配伍;治療腎虛陽痿、精冷不固、小便頻數,可與鹿茸、山茱萸、菟絲子等配伍,增強溫補腎陽的功效。
2、強筋骨:杜仲與五加皮同用,既可強壯筋骨又祛風濕,乃為補瀉兼施的藥對,適宜改善肝腎兩虛,風濕侵入筋骨而致的腰腿痛、足膝酸痛、關節不利、兩下肢無力等癥。
3、安胎:杜仲與補骨脂同用,溫補腎陽力增,兼補脾、肝,既澀下元,又固沖任,亦可用于肝腎不足之胎動不安。
杜仲的副作用是什么?
杜仲是中醫治療中常見的一味中藥,正確使用下可用于治療肝腎不足、精血不足、沖任不固等疾病,本身藥效較溫和、副作用較少。一般患者在遵醫囑適量服用的情況下,不會產生明顯的副作用,但過量服用或證型不符,也可能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如胸脅脹痛、頭暈嗜睡、脾胃不適等。
1、胸脅脹痛:杜仲可對人體心臟造成影響,大量服用易致患者出現呼吸和脈搏減慢,可能出現氣血逆亂、心慌、心悸等癥狀;
2、頭暈嗜睡:由于杜仲會影響血流速度,過量服用有可能導致眩暈癥,患者更容易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精神不振、嗜睡、噯氣等癥狀,少數嚴重者可出現昏迷;
3、脾胃不適:大量盲目地服用杜仲,在消化過程中可能會對胃腸道功能造成負面影響,部分患者易出現胃脹、胃痛、惡心、噯氣、消化不良等不適癥狀;
4、上火:杜仲本身屬于溫補益氣類中藥,長期或大量服用可出現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等不適癥狀。此外,對于出現實癥、熱癥、陰虛火旺的患者也不建議服用,可能會因過度滋補而引發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