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或WW1,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簡稱“一戰”,是在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于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意大利王國、美利堅合眾國、塞爾維亞王國、比利時王國、羅馬尼亞王國和希臘王國等則屬于協約國陣營。戰場主要在歐洲,分為西線和東線戰場。非洲、亞洲部分地區也受到波及。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亦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時間為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俄羅斯法定結束日期為1945年9月3日,是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