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又綠江南岸是哪首詩作者是誰(春風又綠江南岸是哪首詩)
1、 春風和綠江南岸是王安石一行《泊船瓜洲》人,北宋詩人。它描述了江南的春風又把江岸吹綠了,暗示又一年過去了。
2、 “綠”字是名詞用作動詞,生動地描繪了江南的春色。
3、 這首詩的意思是京口和瓜州之間只有一條長江,中山只隔幾座山。
4、 春風再一次將大江南岸吹綠。明月幾時隨我回中山老家?
5、 從詩的字面意思來看,這是一首抒情的思鄉詩。
6、 那時候,詩人五十五歲。這是詩人在變法失敗后,回鄉隱居,回到北京祭拜并主持變法的時候。這是在他回北京的路上完成的。
王安石的生平是什么?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29]-1086年5月21日[123]),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1][123]。中國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2]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考中進士。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為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鐘山,享年六十六歲。累贈為太傅、舒王,謚號“文”,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