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仲裁流程:
1.提交立案材料: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書、身份證復印件、證據清單、公司的工商登記信息等。
2.仲裁受理: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將勞動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
3.開庭審理:仲裁庭應當于開庭的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照撤訴處理,對被申請人可以做缺席裁決。
4.仲裁調解:雙方達成調解意見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解書。遠程代理的案件,大部分都在勞動仲裁階段達成了調解。
5.仲裁裁決:如果雙方調解不成,仲裁委會在開庭后一段時間內給雙方出具裁決書,雙方收到裁決書15天內,可以起訴到法院;不起訴的,裁決書生效。
6.強制執行。
如果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決書或調解書,當事人可以去法院執行庭申請強制執行。
12333和12345哪個效率高
12345效率高點 12333沒有12345效力高,因為12333只能是勞動爭議和社保查詢,而12345可以連接所有的行政部門所以辦事效率高。如果單純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問題,12333的效率要高的。
一、12333和12345的區別。
12333屬于勞動法律法規政策的咨詢電話。
12345,即“非緊急救助服務系統”,用來幫助訴求人解決生活、生產中所遇困難和問題,是市委、市政府關注民生、傾聽民意的平臺。
二、12345工作原則。
市長公開電話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以心系群眾、服務群眾為基本理念,堅持把為群眾辦實事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工作的標準。
市長公開電話工作堅持實事求是、按章辦事的原則。對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符合政策規定的,要及時處理,盡快解決;不符合政策規定的,要說服疏導,講明道理。對受理的來電來信做到事事有結果、件件有答復。
市長公開電話工作堅持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各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公開電話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市長公開電話值班室交辦事項要認真辦理,及時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