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標了!”金中方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志軍登錄石家莊公共資源交易網,查到了中標結果,激動不已。
“今年5月份,從河北省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上檢索到石家莊市東南退水明渠建設監理項目分標段招標信息,我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投標了。”段志軍坦言,“剛開始并沒抱太大希望。”原因是他覺得公司是小微企業又在唐山,擔心費半天勁兒當了“陪跑”。
隨著中標結果的揭曉,段志軍懸著的心也終于落了地。這都得益于石家莊在招投標領域率先推行的“雙盲”評審改革。
“雙盲”評審,指的就是招標投標評標專家“盲抽”,技術標“盲評”,對各類主體一視同仁。石家莊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三部部長段婭靜介紹,雖說是“雙盲”,可也不是“亂抽亂評”,而是更加細致。抽取專家時,根據項目的性質,系統會從專家庫里抽取相應專業的專家,并自動隱去專家的姓名、電話這些關鍵信息。然后自動通知專家,并在系統中顯示可以參加、拒絕參加、對方無應答等狀態,所需專家均確認參加評標后,系統自動停止抽取。
專家趕到現場后,電梯專用、手機存柜,隨后被分散安排到不同的評標室。每間評標室里都安裝有攝像頭,對專家“盲評”全程監控。
在石家莊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社會專家評標區域共設置了123個獨立評標室。“我們創新‘雙盲+單人單間’分散評標模式,專家所坐區域會非常分散,真正實現分散評標,杜絕了私下溝通的可能。”段婭靜告訴記者,評標過程中專家通過會議系統進行交流,系統還會對專家進行遮臉、變聲、隱身等處理,避免了評標過程中“打招呼”相互影響。
在評標過程中,專家看到的技術標都是“暗標”。也就意味著,投標文件制式統一,不出現任何能夠識別投標人的信息。
“投標文件技術標的制作有統一要求,除了規定紙張大小、字號、行間距等,也不允許有特殊符號、暗紋底紋等,這些都可能被認定為做標記的嫌疑。”段志軍說,“專家‘盲評’打分,就好比開盲盒,你不知道誰來評,專家也不知道評誰的。”段志軍不禁點贊,“這樣的招投標更陽光了,也更公平了。”
“我們將評標區域分為招標人代表評標區和社會專家評標區,實現了物理隔離,避免了招標人代表與社會專家私下接觸。社會專家通過專用通道直達評標區,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為干預,保障了評標陽光公正。”段婭靜說。
“‘雙盲’評審這一改革措施遏制了人為干預和暗箱操作,提振了經營主體的發展信心,也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獲得感與滿意度。”河北省委黨校(河北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河北省營商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朱立新說,“‘雙盲’評審改革是我省今年上半年梳理出的向全省推廣的優化營商環境小切口舉措之一。一個改革小切口撬動一個區域營商環境的大發展,它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提供了經驗,打開了思路,也為我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貢獻了智慧。”(馬靜)
關鍵詞: 石家莊雙盲評審 石家莊市公共資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