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ESG30人論壇主編汪蘇表示,全球化已經從1.0進階到了2.0階段,與以往相比,“新出海”呈現的特征,一是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產業鏈出海;二是出海產品從過去“老三樣”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升級到以“新三樣”為代表的相對的高附加值產品和智能化產品;三是從走出去到“生而全球化”。
報告重點關注了“新出海”浪潮之下具有樣本意義的企業出海形式,即:全球化鏈主深度出海、“新三樣”及相關的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出海、產業鏈配套出海、“一帶一路”出海等,并遴選典型企業作為樣本案例,全面展示多元化新出海路徑。聯想集團、吉利汽車集團、沃太能源、光大同創等企業案例入選。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燕生在主旨發言中指出,“在新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變化下,由數字化和綠色化組成的‘新兩化’轉型已成為當下中國出海企業應對全球產業鏈轉型的主要策略之一。”
報告認為,ESG是企業出海遠航的立身之錨,為企業提供市場準入的優先權,夯實利潤增長之外的可持續價值底座;AI數字化技術為企業提供數字底座支撐,提升企業運營及產業鏈的協同效率,增強供應鏈抗風險韌性。
面對全球綠色產業發展新浪潮,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玲呼吁企業不僅要注重技術研發和成本控制,同時應致力于發展綠色供應鏈管理、循環經濟模式、綠色物流和韌性管理,創新綠色材料與技術。
聯想集團副總裁、全球電腦與智能設備首席質量官王會文表示,聯想通過AI驅動的全球供應鏈ESG管理平臺高效管理全球2000多家核心供應商,讓自身以及合作伙伴更好地應對來自海外市場可持續監管的相關挑戰。(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