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范兒十足的4G地面遠程調度指揮中心,用GIS平面地圖及三維影像模式,竟讓車輛動態運行軌跡盡收眼底;主運輸系統無人值守卻‘跑’起巡檢機器人;井下防爆手機也可‘滴滴打車’。”職工贊不絕口的這一項項新科技,正是黃陵礦業一號煤礦近五年來在輔助運輸系統上智能化、無人化的一次次變革。

(相關資料圖)
輔助運輸作為礦井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系統,歷來都是礦井零敲碎打事故的多發環節,也是礦井安全管理的重點和難點。
“北一二部主運輸皮帶506#皮帶架托輥高溫,請檢修。”“北一一部機尾有3級大塊,請及時清理。”
這是巡檢機器人自主反饋至調度室的語音播報,同樣的設備在主運輸系統、水泵房、變電所等重點區域共覆蓋有32套,目前可減少巡檢人員60余人,每年節約成本1300萬元以上,生產輔助系統智能巡檢正由“無人值守、有人巡視”邁向“無人值守、無人巡視”。
“以前安排2名巡線單趟就得1個多小時,現在這套巡檢機器人,搭載高清攝像機、熱成像模組、聲學陣列和多路氣體傳感器,能夠替代崗位工望、聞、問、切,完成巡檢場所內視頻自動識別、溫度實時測量、異響聲音識別和氣體含量檢測,巡視一趟僅需30分鐘左右,檢修工只需靶向處理報警部位,不僅真正實現無人巡視,而且精準度更高,故障判斷更準確,處置更及時,簡直就是‘福音’。”皮帶隊隊長牛占海說起這個“智能”幫手喜得合不攏嘴。
與智能巡檢機器人配套使用的是主煤流監測系統和遠程集控系統。從井下巡線工搖身變為地面值班員的皮帶隊職工王耀峰深有體會:“輕輕點擊鼠標,長達27千米的皮帶就可以實現一鍵啟停,智能識別皮帶運輸過程中轉載點堆煤、皮帶異物、大塊煤、人員進入危險區域等異常行為,及時報警并聯動控制。”
“今天距離傳感器報警又幫了我一次,要不右邊反光鏡指定得維修賠償了。”說這話的是運輸隊開料車的新手司機王鵬。
“為讓風險降至最低,隱患消失于萌芽。礦上這次無軌膠輪車集中改造,不但在車輛兩側最突出的位置安裝了距離傳感器和聲光報警裝置,而且在人廂后門及駕駛室加裝了行程開關,增設了車載倒車雷達和防疲勞駕駛語音提醒裝置等,這些易犯常發的不安全行為只要一出現,立馬報警提醒,可以說徹底扭轉了單純依靠駕駛員提防安全的局面。”運輸隊副隊長袁東對這次的技改成果贊不絕口。
無獨有偶,提高乘坐安全系數的軟包護墊,及時準確的路況路線導航播報,防止溜車的一體式駐車器,井下隨叫隨到的“滴滴打車”約車服務……這一樁樁通過小改小革賦能輔助運輸管理,打造一礦平安輔助運輸的好事、實事仍在繼續上演。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