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導致血虛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血液耗損過多,主要見于各種急慢性出血或久病、重病耗傷陰血;或思慮過度,暗耗陰血;或蟲積腸道,耗吸陰血等。
二是血液生化乏源,可見于稟賦不足,或脾胃運化功能減退;或進食不足,或因其他臟腑功能減退,不能化生血液;或瘀血阻絡,新血不生等。
血虛證是指血液虧虛,不能濡養臟腑、經絡、組織,以面瞼唇舌色淡白、脈細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表現面色淡白或萎黃,眼瞼、口唇、爪甲色淡;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多夢,健忘,肢體麻木;婦女經血量少、色淡,愆期甚至閉經;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血虛怎么治?
血虛患者一般可以通過改善生活習慣、穴位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癥狀,在治療期間還應嚴格遵照醫囑,不可以在癥狀有所減輕后盲目停用藥物或減少劑量,以免導致病情反復甚至病情加重,從而影響身體恢復。
1、改善生活習慣:血虛患者平時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需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睡眠,不可以過度勞累、熬夜。患者還需要注意鍛煉,可通過打太極拳、散步等方式進行鍛煉,有利于疾病恢復。在飲食方面還需要注意多吃補血食物,如雞肝、豬肝、菠菜、羊肉、桑葚、紅棗等,可輔助緩解血虛患者的病情;
2、穴位治療:血虛患者還可以在中醫師指導下,取內關、神門、血海、肝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采取針灸、艾灸以及穴位按摩等方式治療,可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
3、藥物治療:血虛通常包括心血虛、脾血虛、肝血虛等,可針對發病原因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如果為心血虛、脾血虛患者,可以遵醫囑口服歸脾丸、當歸補血湯、人參養榮丸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為肝血虛患者,可遵醫囑口服四物顆粒進行治療;若為氣血兩虛患者,可選擇口服復方阿膠漿、驢膠補血顆粒等藥物,能夠起到補血益氣的功效。此外,患者也可選擇補血的中藥材,如熟地黃、當歸、紫河車等。
因此,對于血虛患者來講,應在醫生指導下給予規律治療,幫助改善癥狀。日常也應避免經常熬夜、疲勞,盡可能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影響機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