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沙與沙塵暴有什么不同?
揚沙與沙塵暴的區別在于,兩者大多在北方春季冷空氣過境時現,所不同的是揚沙天氣影響的能見度約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間。而沙塵暴風天氣的能見度甚至小于1公里。
沙塵天氣是春季中國北方(特別是西北地區)容易發生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現象。這種天氣按水平能見度的大小可分為三個等級,即浮塵、揚沙和沙塵暴。
揚沙是由于風把裸露地面的灰塵或者沙子吹起來,這種天氣能見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間,叫揚沙天氣,揚沙天氣和沙塵天氣不同的是有些沙塵是原地產生的,有的是別的地方吹來的。
浮塵懸浮在大氣中的沙粒或塵土,造成大氣的水平能見度小于10公里。
揚沙大風將地面沙子或塵土卷起,使空氣相當混濁,水平能見度在1~10公里。
沙塵暴強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于1公里。當水平能見度小于500米時,為強沙塵暴。
揚沙與沙塵的共同特點是能見度明顯下降,天空混濁。兩者大多在北方春季冷空氣過境時現,所不同的是揚沙天氣影響的能見度約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間。而沙塵暴風天氣的能見度甚至小于1公里。
沙塵暴主要發生在哪些區域?
沙塵暴(sand-dust storm)是沙暴(sand storm)和塵暴(dust storm)的總稱,是荒漠化的標志。是指強風從地面卷起大量沙塵,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發性和持續時間較短特點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災害性天氣現象。[1]其中沙暴是指大風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層所形成的挾沙風暴;塵暴則是大風把大量塵埃及其他細顆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風暴。
我國的沙塵暴主要發生在北方地區,其中南疆盆地、青海西南部、西藏西部及內蒙古中西部和甘肅中北部是沙塵暴的多發區